图书馆新闻

图书馆“校园读书达人”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25-04-22 11:12:00   作者:吴荣霞、刘敏 阅读:   

 

  人间四月天,读书正当时。在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特举办2025年度“校园读书达人”评选活动 根据读者一年内纸质图书借阅量,结合入馆次数、参与我馆相关活动选出了姜铭源、李跃腾、刘向阳20位“校园读书达人”旨在发掘校园阅读榜样,弘扬读书、读好书”的阅读风尚,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评选不是终点,而是构建阅读共同体的新起点。图书馆会坚持做好“读书达人”评选工作,促进我校师生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读好书、读经典,为校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下一个春天,见证更多青年学子以书为炬,照亮其勇攀高峰的求索之路。   

  让我们瞩目于图书借阅和利用最多的“校园读书达人”榜单,一起感受并学习他们博览群书的热忱与钻研精神吧!

                      

姜铭源 2003年生,山东日照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21级1班。热爱所学专业,不断增长相关人文社科各方面认识。爱好阅读、写诗、写札记、拍照等。由于自我定位目标,让我更执着于阅读。哪怕独坐整日,却是充实自得,像幼苗一样渴求着知识海洋的浇灌,不断汲取着先贤的真知,以求在未来的某日,哪怕某一刻,能成为参天立地的栋梁之材,能为往圣继绝学,能为万世开太平,能为生民立命!这便是我对挺拔之姿态的向往。

获奖经历

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历史征文大赛三等奖

首届山东省历史学本科生论坛三等奖

2023.9聊城大学三等奖学金

2024.9聊城大学二等奖学金

座右铭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年度借阅册数

  1045册

推荐图书

  《宽容》

推荐理由

  对我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影响比较重要的一本书是房龙的《宽容》,房龙一般都是在写通俗科普,这本就很简单易读且深刻,它描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探寻人类精神不宽容的根源。在崇尚知识和理性的时代,人类更要学习宽容,在我看来,这是在强调科学、理性观念和人文、人本观念应该统一起来。或许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我有了用广泛阅读丰富认识和阅历的倾向,慢慢养成了现在的这种阅读习惯、思想倾向与价值观念。尽管《宽容》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但其内容深刻且具有学术价值,那些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传达的深刻的思想信息和价值观念,直到今天仍然是有益的。

李跃腾 2000年生,山东聊城人,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22级笔译1班。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省市校级竞赛奖项30余项,在聊城市贸促会、科技局、外专局等举办的大型活动中担任翻译志愿者10余次。爱好长跑、书法、水彩、乒乓球、羽毛球等。最大的爱好是诗歌写作,大部分的灵感都源于平常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在图书馆泛舟书海的难忘时光。书,是一种召唤,课余时,在书库度过的一个又一个下午,邂逅期待已久的好书,静静阅读,先是感到惊喜,继而是感动,在笔记本上留下深深浅浅的思考随笔,再一鼓作气完成翻译作业,感到充实,忘记时间,不虚此行;书,也是一场归途,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学术文献,拜读大家学者的著作,论文在学术写作的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慢慢长大。一阵沉淀的书香萦绕,一种愈发强烈的归属感一次次从心头浮上,让寒冬有热望,酷暑有清欢。这里是群书荟萃之所,也是群英发奋之地,此处有充满士气的朗读、灵感涌现的探讨。一年之计在于春,求知笃行正当时。

获奖经历

2024.11 聊城大学优秀学生;

2024.11 聊城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2024.09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校赛三等奖

2024.05 聊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2023.11 聊城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

2023.05 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诵读类成人组优秀作品奖

2022.11 聊城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

座右铭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年度借阅册数

194册

推荐图书

《礼仪中国》

推荐理由

《礼仪中国》是关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书籍。《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与仪各有其意,一个赋德于内,一个形之于外。礼仪在几千年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名片。礼仪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格。本书围绕行住坐卧、言谈举止、迎来送往等几个部分,讲述中华传统礼仪的具体内容及其文化内涵。《论语》记载“不学礼,无以立”。待人接物,学以致用,举止从容有礼数,言行得体有分寸。这既能让自己摆脱内耗,又能让大家如沐春风,有助于莘莘学子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想周全,做到位。有些细节,我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大有裨益。

 

刘向阳 2002年生,山东滨州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20216班。热爱所学专业,爱好阅读、体育。是去年图书馆的“常驻嘉宾”。捧起书卷,总能在书籍构建的平行宇宙里畅游,在那里,可以从福克纳的南方小镇漫步至金庸的武侠江湖,从先秦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吟诵至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未来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职场,我都希望能以阅读保持思想的鲜活,在文字中寻找解答现实困惑的线索,在阅读与实践中构建自己的认知坐标系,更期待与更多人分享"开卷"时那份最初的悸动。

获奖经历

2022.04 全国学生作文新奥赛一等奖

2022.06 “书香山东,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

2022.12 聊城大学三等奖学金

2023.12 聊城大学一等奖学金

2023.12 聊城大学校级优秀学生

座右铭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年度借阅册数

169

推荐图书

  《悲剧心理学》

推荐理由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的一部融合美学、心理学与哲学的经典著作,他以西方经典悲剧为切入点,系统探讨了悲剧快感的本质、审美心理的复杂性以及悲剧与人性、宗教、哲学的关系,批判了诸如“恶意说”与“同情说”等传统理论,提出悲剧快感源于审美体验中“痛感向快感的转化”,将现实苦难升华为对生命力的共鸣与崇高感的观点,并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指出中国传统文学因伦理导向和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更倾向“大团圆”结局,缺乏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叩问;而西方悲剧则直面人性的矛盾与存在的荒诞,揭示出悲剧精神的超越性。《悲剧心理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把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钥匙。

 

冯彩芸 2005年生,山东青岛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4班。 一大爱好是阅读,当我们感到困惑或迷茫时,书籍往往能给我们带来答案。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拥有了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另一大爱好便是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行中遇见不同的人,了解不一样的事,听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我的每一段旅途都有着别样的体验。在一次次的出发中,我得以拓宽眼界。

座右铭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年度借阅册数

  86 册

推荐图书

  《百年孤独》

推荐理由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书中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如一道凌厉的闪电,刹那间划破我心灵的夜空,让我对人生的经历有了全新的审视角度。过往岁月里那些或平淡、或波澜的琐事,在记忆的长河中不断沉淀、筛选,真正留驻心间的,原来是那些被我们赋予特殊意义与情感的片段。

孤独是这本书每个人的人生底色,这也许正是作者想要对我们表达的,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张冠一 2004年生,山东泰安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2级3班。爱好阅读、模型,摄影。手中把玩,聊以自慰,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作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左思右辩辩论协会成员,曾获2022级新生辩论赛团体三等奖、聊城大学演讲与辩论协会第五届“聊大杯”青年辩论赛三等奖、聊城大学演讲与辩论协会第十四届“思辨杯”二等奖。2024年度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大二下学期及大三上学期于逸夫图书馆任四楼勤工助学岗。2025年寒假泰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进行青鸟计划实习工作。

座右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年度借阅册数

83册

推荐图书

  《北京法源寺》

推荐理由

此书位于逸夫图书馆四楼书库9架B面5列1层。李敖的狂放为世人所共睹,酸辣口吻一出,语惊四座便纷纷然如是。可本书字里行间渗透的,却少有刻薄,多了份铁血柔肠。北京法源寺既有原址,又有话剧,更兼《北京法源寺》小说一部。盛名在外、世殊时异,不一睹“芳容”,何以见得戊戌人物在李敖笔下、重新变化出的生、死幻梦?何以见得事物之缘缠绕纷繁、俯仰万千的起、灭现实?《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有着深刻隐喻意味的思想小说,再现了中国近代最黑暗时期一批文化思想巨人寻找救国之路的心灵历程。借改革时代人物之口讲述他对善与伪善,死事与死君等问题的看法,代表了近百年来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最深刻思想境界。

 

韩秀川 2005年生,山东新泰人,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3级10班。我始终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课余时间,我通过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拓宽视野。每当驻足于书架之间,指尖拂过承载着人类智慧的书籍时,总能感受到知识传承的厚重使命——在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以书为舟,驶向精神的星辰大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信真正的成长源于持续的学习与思考。未来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在专业深耕与社会实践中寻找平衡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独特人文情怀。

获奖经历

2023.12 获“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主题征文校级三等奖

2024.5 获“超星杯”优秀奖

2024.5获“三创赛”二等奖

2024.8获聊城大学2024年暑期大学生骨干赴基层挂职锻炼证书

2025.2被聘为聊城大学新泰市“青鸟驿站”站长

座右铭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

年度借阅册数

70册

推荐图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塔拉·韦斯特弗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原生家庭与自我觉醒的故事。书中描述的极端摩门教家庭、暴力创伤、反智主义环境皆源自作者真实经历。17岁前未上过学的塔拉,最终通过自学考入剑桥大学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这种冲破桎梏的真实人生,比小说更具冲击力。作品深刻探讨了教育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对世界认知体系的重构。当原生家庭的“真理与学术世界的逻辑产生剧烈冲突时,作者展现了知识如何撕裂又重塑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书中没有廉价的逆袭套路,而是诚实呈现了挣脱原生家庭时的反复与痛苦。这种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挣扎,能让每个经历过成长阵痛的人产生共鸣。

 

郑凯元 2002年生,山东潍坊人,历史文化与旅游专业2022级1班。热爱所学专业,爱好散步、骑行以及探索大街小巷的风土人情。热衷于阅读与收集感兴趣的书籍,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会在图书馆以及各种读书地点里度过。每当我走在书库里,看到书架上浩如烟海的书籍时,我的脚步总会不由自主地放轻,也会有一种历史赋予个人自身的责任感。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多学一些知识,多积累一些思考,为时代的发展添砖增瓦,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获奖经历

2022年12月获得疫情志愿工作先进个人

2023年5月在校级“赓续英烈精神,踔厉忠魂之姿”红色情景舞台剧大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座右铭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

年度借阅册数

66册

推荐图书

  《暴风骤雨》

推荐理由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故事设定在松花江畔的元茂屯,全景展现 1946至1947年东北土地改革历程。上卷着重描绘工作队进村后艰难发动群众,历经波折,借 “韩老六鞭打小猪倌”一事成功斗垮韩老六。下卷围绕复查与“砍挖”运动展开,郭全海引领农民锄奸反特,同杜善人等斗争,稳固胜利果实。小说塑造了坚毅的赵玉林、成长为骨干的郭全海等鲜活人物,生动呈现土改运动的过程,深刻反映时代变革,是极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学佳作。

 

许文华 2002年生,山东枣庄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秘书学专业2021级9班。对世界充满兴趣,喜欢思考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正确?什么是讲课?什么是文学?总是去图书馆翻找前人的回答,希望得出无可辩驳的答案。日常还喜欢下被列宁称为“智慧的体操”的象棋,锻炼自己的思维,发现大脑的漏洞,感受象棋与人生的关系。脑力运动达标后喜欢去操场看花,去湖边看水,去排球场打排球,放松身心。这世界本已足够美好,无需再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困扰。

获奖经历:

2024.4第十九届全国学生作文新奥赛一等奖

2022.9 聊城大学三等奖学金

2022.9 聊城大学文学院优秀学生

2023.5 聊城大学文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2022.5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五四青春诗剧荣获“先进个人”

2024.4聊城大学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座右铭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年度借阅册数

66册

推荐图书

  《通俗哲学》

推荐理由

韩树英的《通俗哲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适合青年朋友们自学。打破学科限制,贯通学问与生活之间的隔阂,用通俗的语言、日常的例子、有趣的插图为大家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本书中引用了古今中外许多经典的名言和事例,非常能够丰富读者的知识,开阔读者的视野。不过编者在前言中也说了,难免有缺点和错误,大家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多考证、多思辨。

 

齐佳瑜 2004年生,山东泰安人,生物科学专业2022级5班。沉浸于专业领域的探索,我的学业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课余时光,我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碎片,在慢跑中感受自然韵律,偶尔也通过水彩画表达内心的色彩。但若论最珍贵的爱好,莫过于与书籍相伴的静谧时光。每当指尖拂过书店木架上一排排书脊,或是在深夜台灯下轻翻泛黄纸页,我总感到自己正与千百个灵魂进行着无声对话。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不同文明的思维火花、人类最深邃的情感共鸣,都化作铅字在眼前流淌。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既让我对知识保持敬畏,也激发着持续求索的渴望。在这个信息如潮的时代,书籍恰似永不熄灭的灯塔,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更要深耕人文沃土,让思想在经典与当代的碰撞中生长出新的年轮。

获奖经历

2023年 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2024年 省政府励志奖学

座右铭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年度借阅册数

63册

推荐图书

  《鼠疫

推荐理由

加缪以冷峻笔触剖析人性的光辉与脆弱,揭示出“在苦难中保持尊严”的深刻主题。故事中,医生里厄、记者朗贝尔等角色在绝望中坚守责任与良知,展现了对抗荒诞命运的集体抗争。这部作品不仅是疫病时代的隐喻,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永恒叩问——当世界陷入无序,唯有团结与行动能抵御虚无。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时代人类的困境与希望,值得反复品读。

 

耿韶华 2004年生,山东淄博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22级4班。阅读翻阅各类历史书籍,我感受到了历史长河中的生活气息,帮助我在历史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仿佛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有机会与古人对话,感受那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此外我还喜欢在散步和骑行,感受校园美丽的风景,享受速度与激情。

获奖经历

2024.4获2023年度“校园读书达人”称号

座右铭

想要一切如常,就要改变一切

年度借阅册数

61册

推荐图书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推荐理由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怀疑与批判的精神,不仅能激励我们打破神话、创造新知,更能使我们在面对难以撼动的既有或新兴谬误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审视与独立的距离。

 

时逸菲 2001年生,山东青岛人,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7班。文学爱好者,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爱好弹钢琴、做瑜伽、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会在学习和读书中度过。每当我在课堂中学习到一部感兴趣的新的作品,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来到图书馆,如获至宝般将它捧在手中阅读。书籍是反映世界的一面镜子,读书的旅途亦是改变自己固有偏见,培养博大情怀的自我成长之路。读书丰富着我的精神世界,不断重塑着我对世界的认识。

获奖经历

2023.4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2024.4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2024.4 文学院院级三等奖学金

座右铭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年度借阅册数

60册

推荐图书

  《长恨歌》

推荐理由

上海有着说不尽的历史和风情。女主角王琦瑶的经历亦是上海风云变幻的缩影。走进文本,便是走进十里洋场的上海,走进富有女性体验的内心世界。在这里,男性不再刚强,女性也可以坚韧。王琦瑶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从来不曾忘记自我,她不再披着贤妻良母的外衣,而是真实地表达自我,欣赏女性独有的特质。如果你也拥有一个繁华的上海梦,你也是一个内心细腻而丰富的女性,缓缓读完此书,听一曲独属于女性的长恨歌吧。

 

王贤勇 1970年生,山东高唐人,中共党员,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曾荣获聊城师范学院优秀教师、聊城大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工会工作者等称号。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开发实训教程》《大学计算机》等教材,讲授《高等数学》《单片机》《人工智能》等课程。

座右铭

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要吃,来历不明的知识不要学。

年度借阅册数

58册

推荐图书

  《平面国》

推荐理由

该书记述了二维国度的“人”遇到零维、一维和三维国的“人”之后产生的争论、思考及其不幸遭遇。看似数学童话,实为讽刺小说。“降维打击”真的存在吗?只要不放弃思考和探索,我们认识的维度是无限的。

 

  万寿宏 山东青岛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2级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1班。热爱所学专业,我享受在扫书架时无意捕捉到一本好书的惊奇,也沉溺于档案中浩如烟海的信息。在书中,我能捕捉到历史发展脉络的温情,也能感受到一代代史学家为搭建历史真相而孜孜不倦的严谨态度。我希望继续追随前辈的脚步,在历史研究中继续探索,将迷雾中的历史现象弄明白。

获奖经历

2024.12 国家奖学金

2024.05 优秀共青团干部

座右铭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推荐图书

《北京法源寺》

推荐理由

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以戊戌变法为背景,在古刹钟声里勾勒知识分子群像。谭嗣同血荐轩辕的孤勇、康有为在时代浪潮中的矛盾蜕变、侠客与僧人的精神共振,皆化作对士人“胸怀天下”的深情叩问。正是作者所期望:读书人真正的出路不在应试做官,而是以行动救世,甚至不惜舍身成仁。

 

杜骏驰 2002年生,山东泰安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2班。爱好看电影、散步、写作等。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在我看来,阅读的最大意义并不是你收获了什么,而在于你阅读的过程。在你人生的黄金时代,读一本好书,品一段文字,享受一段独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难道有比这更好的事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资本的不断侵入,人的异化日益加剧,每个人都成了一座孤岛,但是,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仿佛是在与作者交流沟通,你将不再孤独,你将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这是对抗虚无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请打开一本书阅读吧!

获奖经历

2022.5聊城大学《百部经典》百题大闯关知识竞赛一等奖

2023.3聊城大学读书达人获得者

座右铭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功不唐捐,道不远人。

年度借阅册数

51册

推荐图书

  《毛泽东早期文稿》

推荐理由

  不读毛泽东是会后悔的,当你读过他后,你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他。通读《毛泽东选集》当然是必须,但我们在刚开始读时未必能真读明白,相比之下,读一读《毛泽东早期文稿》这本伟人年青时的文稿合集,是一个不错的接近他的选择。近来每当我内心颇不平静的时候,就会沉下心来读这本书,总能感觉到青年毛泽东那种冲破一切的豪气与舍我其谁的志气,重新激荡我的胸怀,使我能够不惮于时局的诡变与自我的命途,勇敢地向前进发。相信你在阅读后也会有我这样的感觉,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李念 2003年生,云南昭通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22级1班。爱好手机摄影、阅读、散步、篮球等。我喜欢用手机拍摄我爱的人,我看到的风景,我自己做的美食,通过镜头记录这些美好的瞬间。

获奖经历

2022.12 获得疫情志愿工作先进个人

2023.5 获得润育梦想创新创业优秀营员

2023.5 获得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2023.12 获得聊城大学三等奖学金

座右铭

自己成为光,温暖自然来。

年度借阅册数

48册

推荐图书

  《蛙》

推荐理由

  《蛙》是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蛙》延续了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它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姑姑”作为一名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面貌。《蛙》虽是一部小说,但恰似一部壮丽的史诗,将人拉回那个特殊的时代,它的字里行间都在歌颂着母爱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李嘉宁 山东泰安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3级。爱好阅读和散步。阅读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翻开书页,如同与前人促膝长谈。我尤其喜欢在安静的角落,沉浸在书本中,感受文字带来的心灵共鸣。同时,我还喜欢散步。散步不仅是行走,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和解的方式。无论是清晨在小径上呼吸新鲜空气,还是傍晚伴着夕阳漫步于林荫道,都能让我放松身心。每一步都是在丈量生活的节奏,既锻炼了身体,又沉淀了心境。散步的意义,就在于它教会我在匆忙的世界里,依然保有驻足感受美好的能力。

获奖经历

2023.12  聊城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座右铭

在飓风眼中跳舞。

年度借阅册数

47册

推荐图书

  《百年孤独》

推荐理由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为脉络,编织出一部跨越百年的史诗。马孔多小镇的兴衰史不仅是家族的寓言,更是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缩影。书中糅合神话、宗教与历史,用魔幻笔触描绘现实,每个角色都深陷孤独的泥沼,却以不同姿态诠释生命的倔强。这部作品既是文学瑰宝,也是关于历史、记忆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刘旭 2003年生,山东济宁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2级1班。热爱阅读、电子游戏与足球。读书是心灵的养料,通过阅读不断认识世界与了解自我的过程让人享受与陶醉。 

获奖经历

2022年获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传统文化大赛一等奖。

座右铭

搓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年度借阅册数

46册

推荐图书

《非暴力沟通》

推荐理由

非暴力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当我走上实习教师的岗位后,此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一次次进行学生管理的准则。《非暴力沟通》启示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强调学生的服从性,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关注学生的感受与需求,打破对立,建立信任。

 

王邦宇 2005年生,山东枣庄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3班。热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广泛,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游览名胜古迹和祖国大好河山,但要数最感兴趣的还是阅读书籍。平时所阅读的书籍主要是政治类和历史类书籍,偶尔也会涉略一些经济类,社会类等书籍。进入图书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书籍浩如烟海,人类智慧的结晶好繁星般深邃又迷人,让我能够感悟前人智慧,领略伟人风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有幸生活在这伟大时代,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奋勇前进、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时代既已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吾辈青年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获奖经历:

2024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青鸟计划优秀证书

2024.4聊城市象棋比赛优秀志愿者

2024.11新文科比赛铜奖

座右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年度借阅数

44册

推荐书目

  《毛泽东选集》

推荐理由

  《毛泽东选集》不仅仅是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书,而且里面还涉及大量从深层次本质出发、解决问题的智慧,是关于处理复杂性难题的方法论书籍。这本书会最直接的教会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你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一种直面真相的勇气,让你能不被表象所迷惑,洞察事物本质规律。每一次的阅读都像是一次洗礼,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敏锐。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对于人性的深入剖析,对于历史的睿智总结……读它的过程,就像是修行者的道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钻研、常读常新、常读常悟。

 

王馨怡 2004年生,河北沧州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3班,爱好书法、篆刻、古典诗词。我喜欢专注于笔墨的一撇一划,刻刀的一冲一切之间,于有限的的方寸看到无限的世界。喜欢晋宋山水的光明澄澈,盛唐诗歌的高远壮美,北宋士人的俊伟磊落,于字里行间感受虚灵时空中流荡的生命气韵。

获奖经历

2024.6“未·来”毕业歌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025.3 新青年传媒中心宣传之星

座右铭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年度借阅册数

  44册

推荐图书

《王维诗选》

推荐理由

王维——一颗山水之下沉静的心灵。王维的诗歌静远空灵,深得中国绘画艺术之精妙,广摄四旁,抟虚成实,于无字处皆得其意,似“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其诗歌成就集中表现在像《辋川集》那样的小诗上,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意蕴横生,无限深广的世界,笔墨未到处,亦有灵气空中行。收万里于咫尺,化质实为空灵,这是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也代表着中国人于虚空中创现生命的流行,絪缊的气韵。我想欣赏王维的诗歌可能需要一点耐心,他的笔墨并不像李杜那样给人以强烈情感冲击,但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负荷着他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似静水深流。王羲之诗云:“静照在忘求”,忘掉功利的目的是走近美的第一步,愿你我都能静下心来去感受个深沉、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

 

玄迦南 2000年生,山东潍坊人,文学院学科语文专业2023级。学习成绩优秀,爱好阅读、跑步、跳绳、彩绘、音乐等。喜欢畅游在书籍的世界中,无事时总会捧一本书读。读书可以消解忧愁,同时也能给予人力量。在图书馆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充实而富有乐趣。文学、社会学、哲学,各种类型的书籍填充着我的精神世界。阅读,将是我终生自我治愈与成长的道路。

获奖经历

2024.9 聊城大学二等奖学金

座右铭

打不倒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

年度借阅册数

44册

推荐图书

  《文城》

推荐理由

  《文城》是余华暌违8年的长篇力作。清末民初,林祥福为寻爱人纪小美,背井离乡南下。在溪镇,他历经雪灾、匪患,却从未放弃寻找。余华用简洁有力的文字,勾勒出乱世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深挖人性善恶。翻开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命运无常,也能体悟到人性的坚韧与美好

 

(审核 惠鸿忠王欣妮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图书馆
电话:综合部:(0635)8238231     学科信息服务部:8238665   资源建设部:8239003
逸夫馆总服务台:8239025   西馆总服务台:8238856   信息技术部:8238800  8239037
网络信息员邮箱:wangxuejun@lcu.edu.cn   综合部邮箱:tushuguan@lcu.edu.cn
Copyright:LiaoCheng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