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情介绍
-
聊城大学图书馆概况
时间:2024-06-09 09:00 作者:图书馆 阅读:聊城大学图书馆分为西校区图书馆和东校区逸夫图书馆。西校区图书馆矗立在环境优美的西校区东北部,其前身是1974年11月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图书馆,1981年7月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图书馆随之更名为聊城大学图书馆。东校逸夫图书馆座落于东校区中心地带,于200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一、馆舍情况
图书馆现有两座馆舍。西校图书馆建筑面积 23000 余平方米,设有书库、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办公室等。东校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 26500 平方米,整个大楼呈回字结构,宽敞明亮。图书馆以数字化为突出特色,实行管、藏、借、阅、检为一体的全开放借阅模式,其管理技术更加现代化,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两馆共有 30 多个书库和阅览室,设阅览座位 6800 余个。
图书馆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学习氛围良好,是广大师生理想的学习场所和学术信息交流中心。
二、馆藏资源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图书馆馆藏资源日益丰富,形成了以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多媒体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全文期刊数据库及题录数据库等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协同服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截止到2023年9月30日,全校现有纸质藏书266.9万册,现订购中外文期刊204种,电子图书383万余册,电子期刊137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近50个。
三、组织结构
图书馆共设有七个业务部门,即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学科信息服务部、信息技术部、阅读推广部、综合部、安全保障部。
图书馆现有职工56人,其中正式职工46人,校聘职工10人,高级职称20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4%。图书馆工作人员学科分布合理,相关专业基础扎实。员工队伍正朝着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图书馆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开展了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多次岗位竞聘,实现了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双向选择、严格考核、聘约管理的管理体制,实行了重绩效、重贡献的奖励机制。
四、服务内容
2016年初,聊城大学图书馆启动智能化改造工程,历时近10个月,耗资近500万元。智能图书馆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将门禁、借书卡、图书标签、标签转换装置、24h还书机、自助借还书机、微型图书馆、移动盘点平台、自助阅读机以及馆员工作站、管理软件等融合为一体,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全流通、全开放、馆藏精确定位的服务新格局。
图书馆业务工作以汇文系统为平台,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目前,图书馆拥有 16 台服务器、320TB 大容量存储、200 余台微机和 23 台骨干交换机,数据网、语音网、一卡通、广播系统、安全系统运转良好,为业务运行和数字化服务提供了强大支持。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纸质文献借阅、网上续借、馆内文献阅览、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电子文献下载、文献传递、查新查引、学科评价、文献检索与利用、读者培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提交、现场检索辅导、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电子公告、学科馆员服务、定题服务、书刊导读与推介、读者证件管理、座位预约服务等等。
五、服务育人
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秉承“爱校爱馆、有德有为”的图书馆精神,逐渐形成了“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传承桑梓文明,保护地方文献”的办馆特色。图书馆不断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和形象意识,先后推出“挂牌服务”和“首问负责制”等举措,努力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实现馆员自身的价值。
对于馆藏的传统文献资源,采取藏、借、阅合一的服务方式,方便读者查找和利用。对于馆藏的电子文献资源,以图书馆网站为平台,通过校园网 24 小时为读者服务。图书馆还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新服务方式,延长服务时间,阅览室、书库平均每周开放时间已达 100 小时。
图书馆注重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坚持环境育人。以鲁西运河文化为主旨,通过大运河、大城市、大学、大师四条主线的建设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的点缀,在图书馆营造了宁静、高雅、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启迪和教育,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励上进。
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资料利用率高,图书馆阅览座位上座率平均在 94%以上,文献阅览人次逐年递增,电子文献的查阅量和下载量逐年提高。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有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走访、召开读者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认真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认可,近三年读者调查满意率均在92%以上。
六、校地共建
西校图书馆大楼由学校与聊城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2001年9月投入使用。因此,聊城大学图书馆集高校图书馆与市公共图书馆双重任务于一身,同时为学校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正以自身优质的服务、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并在本市的文化生活、科技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发展目标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聊城大学图书馆已具备了较雄厚的馆藏文献资源和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图书馆将不断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和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力求在文献保障、信息环境、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与聊城大学、聊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开放式、多功能的文献信息中心。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