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推荐•好书伴我行
-
好书伴我行 ——邀您与书同伴(第十一期)
时间:2021-04-14 09:05:00 作者: 阅读:好书伴我行 ——邀您与书同伴(第十一期)
读者服务二部
1、《纳兰一派》
书名:纳兰一派
作者:徐晋如主编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索取号:K825.6/684
馆藏地:逸夫二层北文科书库
西馆十层理科样本书库
阅读理由:
本书是主编徐晋如在其所作的纳兰专题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一部全面反映纳兰性德其人其词的集子,收入了“纳兰迷”们对纳兰词的理解和诠释。清代诗词向来是不受研究者重视的,然而近来清词的研究渐渐增多,对清代诗词的喜爱也渐渐升温,特别是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更是备受瞩目。纳兰性德的词,清纯凄厉,重情趣重意境,贴近人的心灵,能够与在今天这样喧嚣浮躁的社会里守望着纯净人生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学者王国维曾这样赞誉纳兰性德(字荣若):“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基督教的兴起》
书名: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
作者:(美)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著 黄剑波, 高民贵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索取号:B979.1/3
馆藏地:逸夫四层北文科书库
西馆三层文科书库
阅读理由:
罗德尼·斯塔尼(Rodney Stark),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和比较宗教教授。他著述等身,包括与芬克(Roger Finke)合作的名著The Churching of America,1776-1990,以及与班布里奇(Williams Sims Bainbridge)合作的理论著作A Theory of Religion。
对于基督教兴起原因及过程的研究,西方历来的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书在其中别具一格,这不仅因为作者所掌握的充分资料文献,更在于作者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社会网络、动态人口模型、社会流行病学、宗教经济模式等等。正如作者所言:“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社会学家”历史材料在这里,被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所运用,呈现出与传统的历史研究所截然不同的状态。本书在宗教学界曾引起很大的反响,其全新的思考方式,“不仅富见地,也是向传统观点提出持挑战”。
3、《福尔摩斯探案集》
书名: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英)阿瑟·柯南·道尔著 高格译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索取号:I561.45/329-6
馆藏地:逸夫二层北文科书库
西馆五层文科书库
阅读理由:
阿瑟·柯南·道尔(1859年—1930年)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一共写了56篇短篇侦探小说以及4部中篇侦探小说,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福尔摩斯》是欧美侦探小说的早期经典之作,它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福尔摩斯这个家喻户晓的侦探形象,让人们印象深刻。夏洛克·福尔摩斯,现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名侦探最佳代名词。福尔摩斯不但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极强;而且,他的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当高超。平常他悠闲地在贝克街221号B的公寓里,抽着烟斗等待委托人上门或者做化学实验。一旦接到案子,他立刻会变成一只追逐猎物的猎犬,开始锁定目标,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层层过滤,直到最后真相大白。
福尔摩斯的形象为众人所知,他那严谨的推理,丰富的想象力,把世界迷倒。侦探小说有很多,优秀作品也不少,但他们身边却缺少了得力的助手和知心的朋友,使得读者无法深层次地了解主人公的心灵世界,让英雄们都变成了“孤胆奇侠”。而福尔摩斯则不同,由于他拥有约翰·华生这一值得信任的朋友,我们可以通过他的阐述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记得书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华生中枪后,福尔摩斯的眼中闪出了泪花,平时一向沉稳的他居然冲着凶手咆哮道:“要是华生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我决不会放过你的!”此时,作者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关心好友的福尔摩斯,而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推理机器。
- 《金银岛》
书名:金银岛
作者:(英)史蒂文森著 张友松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索取号:I561.44/27-6
馆藏地:逸夫二层北文科书库
西馆五层文科书库
阅读理由:
《金银岛》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18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支援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与“冈恩”等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了叛变并成功取得宝藏的故事。
作者成功地把握了一个孩子的观察视角,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不仅增强文章的亲切感,而且使整个叙述从说话口吻到遣词造句都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因而,这幅为青少年朋友描绘的寻宝图,既散发出浓厚的孩童情趣,又充满着诱人的冒险气息。
故事情节按时间发展顺序展开,用一个又一个悬念和高潮牢牢吸引住读者。比如小说一开始描写凶悍怪异、行动诡秘的老海盗弗林特,使读者以为这个神秘人物就是小说主角。所有的人都害怕他,但他却又总是惊恐地等待着、躲避着一个“独腿水手”。他见到瞎子后就病发死亡。读者这时才意识到他不是主角。作者用这种似明实暗、似松实紧的悬念牵引读者的注意,不断地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设情景,同时又不断地设法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惯性,充分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力和冒险心。
《金银岛》可以被视作是反“东方主义”思维的文本。主人公吉姆也正是处在这样的反对殖民侵略,重归资本主义理性的历史交叉点上,经过了重重考验而最终成长起来。在主人公吉姆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精明、进取、理性的精神。这不仅是他自我成长的结果,也体现了斯蒂文森对于重返资本主义正统精神的渴望,这种渴望和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理性主义一脉相承。
5、《自卑与超越》
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海哲译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索取号:B842/140-8
馆藏地:逸夫四层北文科书库
西馆三层文科书库
阅读理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洛伊德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