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魅力

《西游记》中为何没有“松箍咒”

时间:2019-12-05 11:21:00   作者: 阅读:   

 

  《西游记》孙悟空头上的紧箍束发用具及受刑具启发而发展衍化而来。唐僧、观音及如来均没有松箍咒”, 则孙悟空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掉紧箍, “松箍咒就是孙悟空的自性自度”, 解铃还须系铃人同一机杼。

 

我们常常有一个常识性的小错误就是唐僧或观音给孙悟空戴上的紧箍。从实际上看当然是唐僧与观音的预谋, 但是这个紧箍却是孙悟空自己戴上, 咎由自取”,小说第14:

行者去解开包袱, 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 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 一顶嵌金花帽, 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 不用教经, 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 不用演礼, 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 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 你若穿得, 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 将绵布直裰穿上, 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 把帽儿戴上。

而第17回观音收伏熊罴怪,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 却把一个箍儿, 丢在那妖头上”;42回观音收伏红孩儿, “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 先与你戴了;禁箍儿, 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 未曾舍得与人, 今观此怪无礼, 与他罢。收伏此二怪, 观音主动给两怪戴上, 而孙悟空却是他主动戴上的, 虽然观音与唐僧是有预谋地让孙悟空戴上它。

一般来说, 能戴上就能取下, 然而孙悟空向唐僧或观音要求取下紧箍时, 唐僧大惊道:“悟空, 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 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57回菩萨笑道:“《紧箍儿咒》, 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 赐我三件宝贝, 乃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 秘授与咒语三篇, 却无甚么《松箍儿咒》。

更有意思的是, 孙悟空两次向紧箍的发明创造者如来佛祖要求褪下紧箍来时, 如来道:“你休乱想, 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 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 那时功成归极乐, 汝亦坐莲台。如来佛祖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似乎暗示着连如来佛祖也没有什么松箍咒。为什么没有松箍咒?难道连法力无边的如来与观音也不能松箍吗?显然不是, 这里面是一个公案也是一个禅机。关于此问题, 学术界并未见有人关注。孙士承先生《为何没有松箍咒》是一篇调侃性的杂文, 并非学术论文, 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17]

而后来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却自动消失了。《西游记》第100: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 此时我已成佛, 与你一般, 莫成还戴金箍儿, 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 脱下来, 打得粉碎, 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 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 自然去矣, 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 果然无之。这紧箍不是如来也不是观音也不是唐僧取下的, 是自然消失了, 换言之是孙行者顿悟, 没有了束缚自己的。我们可以认为, “紧箍实质上孙行者自己制造出来、管制自己的圈。孟子说, 夫人必自侮, 然后人侮之。同样人自身有缺陷才会被别人控制。(推荐人:MHF)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图书馆
电话:办公室:(0635)8238231     学科信息服务部:8238665   资源建设部:8239003
逸夫馆总服务台:8239025   西馆总服务台:8238856   网络服务:8238800  数字资源服务:8239037
网络信息员邮箱:manhongfang@lcu.edu.cn   办公室邮箱:tushuguan@lcu.edu.cn
Copyright:LiaoCheng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