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心语•倾听

茅盾文学奖,文津图书奖主题书评展 | 优秀书评展示(二)

时间:2021-06-23 10:47:00   作者:孙皓文 阅读:   

 

   [编者按]

  书中有人,人在书里,书人合一。这“人”,是作者,更是阅读者。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

  “书海引航,诵读华章”优秀书评展第二期为大家推荐麦家的《解密》,让我们跟随第二位读书人,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浩文同学,走进他的的阅读世界。

  [作者简介]:

  孙浩文,来自美丽的孟子故里山东济宁邹城,一个热爱志愿活动,想要不断提升自己,对自己做过的事不后悔的人,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读《解密》

  

  第一次了解《解密》和麦家是在考试的一套试卷上,有一个文本阅读题,讲述的就是《解密》和麦家。在那时,我就想一睹这个风靡30多个国家的“奇书”。通过寒假假期“带本书回家”活动的机会,我把这本“带有魔力”的书带回了家,去了解其中的故事。

  开篇的前言就以让我有些迷糊,一连串的问题迫不及待地找到答案。但是这本书真的是有魔力,我刚从第一页开始,便就一发不可收拾,完全入了迷。

  整本书读下来,对于其中的故事,好像是清晰又很模糊,具体但却抽象,真实兼含奇幻,印象很深,却又感觉什么也不记得了。

  或许这正好和容金珍的解密工作一样,秘密和解密、掩盖和揭示、假象和真相。正反两面的故事使我在没有看透破译工作的真正重心时,却看透了破译人背后的故事,正如天才和疯子,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若非一样但却同源。

  这整本书也是一样,所有字,包括着我和金珍,包括着每一个人与无名的破译英雄,所有的一切都被穿在一个秘密之中,这个秘密和密码就藏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进行了一次人生的破译。

  关于这人生的破译,解出的密码却各非所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码。而在这里,我的密码是这样的:我衷心的敬佩那谢谢将自己献身祖国的每一位革命前辈,每一位无名英雄。

  虽然,我们不得知你们的名字、经历,或者更是说我们甚至不清楚你们对祖国、对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但是,我们一定知道,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你们的贡献必然已被这浩瀚星空上的每一颗星星所记录。你们洒下的汗水,流过的眼泪,滴落的鲜血,深深地藏在这片热土之上,你们爱这片热土,更爱这片土地上的同胞们,你们愿为这片土地献出所有,只因为你们爱得深沉!伟大的人啊,你们是那藏在辽 阔星空上的数数烁星,历史不能记录下你们的丰功伟绩,但历史永远知道,你们闪烁的光芒是那么难以名状,那么的斑斓绚丽!你们的光难以看到,但是星星,我知道,它一直都在,一直都在!

  故事的结局让我不感到那么意外,反而我感觉金珍只有疯掉才是一个真正的、一个正确的、一个完整的结局。正如文中所言“能毁掉金珍的只有他自己”。

  现在回想起整个故事,开头所铺设的天才现象和金珍整个天才的表现,让我被这个大天才一下子所吸引住,让我对他的这种天才才智羡慕和敬佩。

  可到了结尾,金珍疯了,变得呆呆傻傻,目中无光,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刚买了一个美味无比的冰淇淋甜筒,上一秒还在手里,下一秒却掉落到了地上,或许这样的可惜与惋惜是一种悲剧的感动吧。

  但是金珍的悲剧不只只有这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悲剧令人肃然起敬,这样的悲剧令故事豪迈无比。

  我想,701里的人大多和天才金珍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天才,他们也没有金珍的悲剧。

  这样,在没有炮火硝烟、没有绝地追杀的热闹场面中,麦家把这个故事谊染得惊心动魄,把作品的哲理性思考推向了相当的高度。这是一次成功的思想实验。我们所熟知的伽利略进行的著名实验,10磅的和1磅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有人说是在比萨斜塔上实地进行过,也有人考证说,这样的实验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只是进行了一次在思想中模拟的试验。

  麦家的聪慧,与此类似,他领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破译密码的心灵试验,让我们从中领会到风平浪静表象后面的裂石穿云、惊涛拍岸,让我们以感同身受的方式进入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让我们结识了一群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解密》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的勾心斗角、暗流涌动、跌宕起伏。我觉得甚至算不上一个谍战的故事,因为他所记录的是历史事实,是一个破译专家背后的故事。

  但即使是这样,也仍然没有降低他的神秘、奇幻。或许,正如封面上所言,一切秘密都藏在了梦里,读完这本书,仿佛也在梦里走了一遍,我在里面通过金珍的故事看到了自己。我想,我没有天才般的智慧,更没有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所以我才能够忍受住,抵抗住那些困难吧,不会像游丝一般,一碰就断。

  总之,这是一本歌颂英雄的著作。麦家转述了故事也转述的非常成功。期待读更多这样的书,并希望那些所有的无名英雄的灵魂能够安息。

  

  下载微信读书APP,扫码视听阅读图书全文

  馆藏信息

  【索书号】I247.5/487-2*1

  【馆藏地】逸夫北二层文科书库、西馆五层

编辑:陈立风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图书馆
电话:办公室:(0635)8238231     学科信息服务部:8238665   资源建设部:8239003
逸夫馆总服务台:8239025   西馆总服务台:8238856   网络服务:8238800  数字资源服务:8239037
网络信息员邮箱:manhongfang@lcu.edu.cn   办公室邮箱:tushuguan@lcu.edu.cn
Copyright:LiaoCheng Universit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